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

緣起

文/甜點控

起心動念~
網誌的開始就要從《原子習慣》這一本書說起。

一開始我與一位朋友互相聊著未來生涯規劃,聽著他從大學時期就清楚自己的定位,並且在這幾年中不斷地充實各種他所需的知識,聽到這裡不禁羨慕了起來,反觀自己是到了研究所才漸漸確定自己所想要的方向,而且總覺得自己缺乏很多能力。

隨即他就送我《原子習慣》這本書,並說道你對於心理師的未來有些嚮往跟願景,那你要怎麼去實踐它,直到完成你的目標呢?你先看看這本書並寫一篇心得給我並創個網誌以後固定寫文章吧!

一開始我還討價還價,後來還是乖乖交了篇心得給他,但始終沒有鼓起勇氣開始去網誌固定寫文章,因為一想到就太累了!!!但在看原子習慣書中所提到的「如果把關於騎自行車的所有面向分解,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使我想到成為一名諮商心理師的道路上,雖然是永無止境地學習,且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我將更有動力前進。



如果可以溫暖相依~
常有當事人問我:我們不能聊久一點嗎?
這周還能不能再見一面?

我從當事人的眼中,看到了他/她對溫暖的渴望。
我問我自己:除了在諮商室裡的那段時光,
我還能夠為他/她們多做一點什麼?

於是,順著生命的流,我找到了「餐桌上的心理學」。
在這裡,什麼都可以聊,
關於生活,關於我們。

在這裡,是可以讓彼此溫暖相依的地方。


呼朋引伴~
因此,「餐桌上的心理學」網誌誕生了!!希望能表達心理學就如同餐桌上大家的閒話家常如此的平易近人,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飲食特色與獨特觀點,希望透過不同人的觀點來蹦出不同的滋味。

甜點控:大家好,我是甜點控,無論前面吃盡何種酸甜苦辣的菜,過了什麼樣的人生,最後總要來個甜點,為自己劃下完美的句點。

挑食Z:你們好,我是挑食Z,名字就是個人特色的縮影,對於食物有自己的愛好,學問也是,有自己喜歡、關注的主題,常常被甜點控、不要蔥說是一個「本我」特色鮮明的人。謝謝甜點控這次邀請我上桌吃飯、討論,也證明即便像我這樣「社會化」不完全的人,也會有人欣賞的^_^

不要蔥:嗨,我是不要蔥。蔥很可怕,洋蔥更是!還有蔥的家族成員...但不是想要消滅它們的存在那樣抵制,也有盡量在每次它們出現的時候嘗試吃一點,就像我有我的限制,而怎麼在限制裡多一點彈性?我想,成為餐桌的一份子就是為自己做一些其他的可能性,也比蔥可愛太多了。

小鳥胃:大家好,我是小鳥胃,對我來說,食物一點點就好,溫暖則愈多愈好。歡迎來到「餐桌上的心理學」與我們,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