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

季節性戀愛

文/挑食Z


這禮拜天氣很明顯的轉冷,即便熱情的南部,路上的⾏⼈也都穿起了厚厚的外套

在這種天氣最適合跟朋友來⼀鍋

但餐友們知道天氣冷除了讓⼈想吃熱食外,還會讓⼈特別想投入⼀段感情?

這稱為「季節性戀愛症」(Seasonal Dating Disorder)【註1&註2】

雖然名稱有「症」這個字眼,但其實並沒有醫學證實,只是在⼼理學家的研究中顯⽰,當天氣轉涼,遇上年底假期(聖誕節、跨年等)的時候,這類⼈會特別想找⼈⼀起取暖,甚⾄談⼀場戀愛。然⽽,只要冬天⼀過天氣回暖,到了夏 天,這些⼈就會想脫離穩定關係,懷念起單⾝的⾃由⽣活,這樣的現象就稱為 「季節性戀愛症」。


這邊提供4點線索讓⼤家⾃我檢視⼀下,是不是有「季節性戀愛症」:

1. 會在秋天開始尋找適合的伴侶,因為不能忍受⼀個⼈的冬季,尤其是⼀個⼈度過聖誕節或跨年。

2. 冬天過後到隔年的情⼈節前後(或是約會後三個⽉內),開始會感到無聊、 不耐煩,並會開始找⼀些藉⼝減少與伴侶相處的時間,或刻意做些容易讓兩⼈吵架的事情。

3. 腦中開始浮現「還是單⾝好」的想法,然後會主動提分⼿,或是做⼀些事情 讓伴侶提分⼿。

4. ⾄少在過去三年中,曾經有以上⾏為。

如果有怎麼辦? 研究顯⽰,其實「季節性戀愛症」背後的含義可能是還沒做好投入關係的⼼理準備,害怕在關係中受傷、也可能是不⽢寂寞及情愫使然,因此想順應季節找個⼈來戀(取)愛(暖)。

如果為此深陷困擾,那麼寧缺勿濫可能是暫時能提供的建議,畢竟對於每個⼈⽽⾔,在感情中願意付出的程度是不相同的,更不⽤說承擔代價的意願了,先練習對⾃⼰誠實,也願意對他⼈坦⽩,當準備好了,相信愛情也會找上⾨的!


【餐桌抬槓】

甜點控:上次偶然間看到新聞上報導著一名女生上街尋男友,為了是不想要自 己一個人過節,我還真的納悶🤔,原來還真的是有呢!

挑食Z:那當然!因為你面前就有一個這種症狀的人呀!

甜點控:你是說⋯

挑食Z:嘿嘿(賊笑

不要蔥:打斷一下!這讓我想到之前看過有些人在某一種情境下容易愛上別 人,酒吧、旅行等等,那時候被這個人的某一個特質吸引,離開情境後原形畢露,就會奇怪自己當初怎麼喜歡上這個人的? 

挑食Z:沒錯,但吊橋可以,雲霄飛車不行!(註3),可別把所有情境都視為 一樣的。

甜點控:今天的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就像剛剛挑食Z說的,別因為一時的情境就盲目的陷入愛情,畢竟感情是兩人之間的事情,若還沒有準備好進入關係,那很容易會有問題呢!

甜點控不要蔥挑食Z:下次見∼


註:

1.What Is Seasonal Dating Disorder?

2.Do You Have Seasonal Dating Disorder? It’s A Real Codition.

3. 把妹心理學:吊橋可以,但雲霄飛車不太OK

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

俗女養成記2─追尋內在的自己

最近Z的媽媽推坑「俗女養成記2

Z看了第7集,覺得很不得了!!!

這感覺很適合拿來做心衛宣教呢



可以概分成兩個面向分享


一、 男女大不同

不可否認,男生、女生在生理上確實存在差異,而這也讓彼此對於事件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女生通常較擅長語言及圖像,男生則是空間及數理(統計學上的多數言)。從這個部分,就能得知女生透過語文跟圖像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是比較好的;男生的數理及空間則是對應分析及邏輯能力。因此,常有人覺得女生比男生更能讀懂空氣1,這或許是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受到情緒的緣故。

而這也導致了男女爭吵往往是雞同鴨講,女生想傳達在事件中的感受,男生則在分析因果、合理性,無效的溝通造成彼此誤解,甚至做出傷害彼此的決定!但等到情緒緩和了,是不是就感到後悔了呢?因為,其實還是深愛著彼此,但無畏的尊嚴讓我們不想對那些說出口的話、做出的行為負責。

一次又一次重複的爭吵模式如果沒有被改變,關係又因為固定的生活模式沒得到適當的滋潤,那麼分離將會是可以預見的。


二、 嘗試愛自己

很多個案常會詢問我,到底要怎麼愛自己呢?我往往無法給出答案或建議,因為個案或許連自己想被滿足的需求是什麼都不知道,在關係中受傷的人,大多是在關係中迷失自己,所以問他(她)對方想要什麼?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給出一堆答案,但如果問到自己呢?我很常等了個寂寞。

這部劇讓我最推的部分在於它給了一個很棒的詮釋,那就是三位在感情上受傷的女性,決定來趟「旅行」並且決定在過程當中對自己好!想去哪就去哪、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藉以瞭解自己的渴求,進而滿足它!那麼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妳)呢?是否也曾愛得遍體鱗傷,如果還不知道怎麼愛自己,願意嘗試踏上重新找回自己、理解自己「旅程」嗎?

覺得很難?別怕!當你(妳)回頭,這裡一直會有張餐桌、有一群人,陪著你(妳)找到答案,所以,勇敢去吧!



【餐桌抬槓】

不要蔥:這齣劇真的是讓身邊很多人去看然後討論,光是第一季的悲傷五階段就讓我大笑,心理學就是這麼日常啊!
挑食Z:是呀!讓我覺得很適合拿到餐桌上面分享呢?!
不要蔥:不過沒有介紹劇情,應該不會推坑成功吧?
甜點控:甜點控講錯了吧,應該是我們在蹭別人流量吧XD
挑食Z:沒錯~所以我想應該不用介紹太多劇情
不要蔥:這樣會不會…太貪小便宜@@?
甜點控:等等,離題了!話說回來,我們通常都會試著照顧其他人,但是往往最忽略的就是自己,你的身體/心理陪伴你走過那麼久的歲月,你曾有好好的陪它說說話,聽它講講話?你愛不愛你自己,你的身體會反映給你的!
不要蔥:另外,雖然這部戲是在討論異性戀的關係,不過,我想也可以在各種性向的關係裡看到自己。人生總是比戲劇精彩離奇,看看戲參與一下別人的人生,就會對自己有一點不同的看法吧~
挑食Z:是呀!所以覺得很有意義的劇,都歡迎來跟我們分享
甜點控:也在此邀請親愛的桌友們,大家一起好好愛自己~學會了愛自己,才真的知道什麼叫愛別人!
挑食Z:如果還不知道怎麼愛自己,那就快去追劇吧!

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

你會調查奧運選手的身世嗎?文化衝擊下的個人哲學

文/甜點控
圖/吳嘉暘


        近期東京奧運引發各種熱烈的討論,最近讓我滿印象深刻的是代表印度出賽羽球女單的辛度,她除了在本次奧運奪下銅牌外,也長期致力於印度女權問題。不過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當台灣選手努力贏得賽事後,第一時間我們都是為這些選手感到開心,並開始了解到這些選手爭光的背後付出的巨大努力。

        然印度媒體《ScoopWhoop》報導,在辛度奪下本次銅牌後,「PV Sindhu caste(辛度的種姓制度)」在Google上搜尋量大增,並感嘆表示,「這就是2021年的印度嗎?」而這個現象也讓我覺得很有趣,而既有這樣的聲音,就表示現在與過去的思想開始有所不同,並形成新舊文化間的衝擊。接續也想帶大家稍微了解,舊有文化是如何影響著印度。

        印度文化許多源於流傳至少3000年歷史的婆羅門教,它認為女性天性是罪惡的,會導致男性墮落,因此社會地位一落千丈,並發明了嚴格劃分人們為4個階級的種姓制度,這些階級伴隨著教育權、職業別、薪資等等的不平等,且階級是會被繼承下去,除非高級種姓的男子迎娶低級種姓的女子,就可以改變低種姓家庭的社會地位,因此高種姓男子成為搶手貨,在這樣的加成效果下,直接導致了印度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一直到印度獨立後才於憲法根本面上的被廢除,但文化價值觀卻不會在法律廢除的當下而立即改變…

        不過,可貴的是經過長時間文化間的激盪後,我們發現到「思想是會改變的」,不僅是這次印度媒體的嘆息,之前也在電影題材中不斷地傳輸大家新知識,如2012年上映的《救救菜英文》、2016年《我和我的冠軍女兒》、2017年《廁所英雄》都可以被視為新興觀念與舊文化之間的衝突、抗爭以及突破融合。

        藉由辛度與印度歷史讓我反思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及文化信仰,只要是人與人之間就有不同文化與信念的可能,只要有接觸、有交流可能就會產生價值觀或文化的衝突,而這些衝突可以發生在家庭、人際、職場等等不同的地方,且如果你身上的文化大多數人並不理解,甚至可能會受到理所當然的擠兌,想必其中的壓力是相當大的。

        這也讓我想到每一位來談者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帶著他們內心深處難以言喻的困擾來到我面前,但我是非常珍惜人與人接觸的當下,並且帶著好奇與支持去理解眼前當事人的生命故事,使自己能夠融入脈絡裡,在屬於他的文化脈絡底下,細細地撫平困擾與創傷。

        也誠摯地邀請大家,當遇到不同的文化或觀念時,我們先撇除偏見,放慢腳步試著去理解那個與自己不同的世界長什麼樣子,但你會發現這世界是多麽的豐富!




【餐桌抬槓】

挑食Z:首先,感謝甜點控告訴我們這個現象。因為我確實不會特別去調查辛度的種姓是什麼,我沒想到在21世紀的今天,原來印度教的「傳統」仍具有很深遠的影響力,這也讓我反思到現在的臺灣社會,如果就這個以中華民國(很擔心正不正確)建國至今,或許就只有短短的百年,但我們也確實一直受到歷史的影響。

不要蔥:有時候看著其他國家的文化我也會想著如果自己身在不同的國家,生命會有多大的改變。

挑食Z:像是之前甜點控介紹的返校、天橋上的魔術師,前陣子的我心底的名字等等這些都是在說明臺灣這塊土地上的點滴,而我們至今有都受到這條歷史的流的影響。雖然,社會上很常聽到創新,但若是沒有這些作為根基,又何嘗知道往哪個方向創新呢?因此,我很喜歡甜點控這篇文章,也讓我有很多的反思呢!

不要蔥:看完甜點控這篇文章,我也想到有一次搭客運的時候坐在印尼移工的旁邊,因為我東西太多想要喬好位置避免讓他坐的不舒服,他眼神透出驚訝一直揮動著手跟我說沒關係。我不知道他在台灣工作或在他們國家是什麼樣的對待,但在這件事之後,更確定了將對方視為一個跟自己沒有什麼差別的人,也許就有降低偏見跟對方相處的可能性吧。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

相對剝奪感-我也要shopping

 文/甜點控

 

前陣子看到歐美陸續解封,

並說到歐美將會開始有許多報復性消費!

許多媒體回頭反觀臺灣空蕩蕩的街道形成對比,

並會讓我們有相對剝奪感1

 

甜點控怎麼能夠忍受得了這種事情呢!?

在家也要跟歐美一起共襄盛舉-「國外網購」

買了Tommy Hilfiger服飾、Apple WatchL'ERBOLARIO保養品,

👇先給大家看看戰利品

 



 


通常7月及12月是歐美的折扣季,

以當地的價格下殺至5折甚至更誇張,

Buyandship,也就是我使用的多國倉庫幫我運到臺灣

也會寄一些訊息告訴我國外某些店家打折囉~~

(催促你趕快消費💰


不過這次要特別介紹的是來自義大利品牌的蕾莉歐L'ERBOLARIO保養品🇮🇹

它是我在遊歐洲時喜歡上的一家天然保養品,

若要說到歐洲三大天然保養品就是法國歐舒丹、義大利蕾莉歐及捷克菠丹妮了!

回到臺灣發現價位超貴的啦!(當初玩的時後只恨買太少)

L'ERBOLARIO除了是天然製品外,

它也不做動物實驗喔!

 


Buyandship開放義大利倉庫後,
在去年黑色星期五時心血來潮,

想說可以試看看透過貨運運送到義大利倉庫,

再從香港轉到臺灣來,

沒想到居然成功了!!

而且現在義大利也會寄mail給我他們的活動,

以下就是他們這次的活動,

 


 

部分系列商品5-7折,

可能大家這樣講沒什麼感覺喔!

 

喬木洗髮沐浴乳臺灣780元,歐洲打7折後6.95歐(約235元台幣),

沒比較沒有傷害啊!






綠野仙蹤保濕身體乳臺灣1880元,歐洲5折後9.95歐(約340台幣),

狂了吧!!





所以當然要趁這個時候大採購囉!
不過要提醒大家,

Buyandship是重量計費的,所以大家要稍微去換算一下划不划算

基本上有打折的東西一定划算的!

 

 

 

1:它是指當人們將自己的處境與某種標準或某種參照物相比較而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受剝奪感,這種感覺會產生消極情緒,可以表現為憤怒、怨恨或不滿。


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

[Line Bank數位帳戶]1%活存無上限(2021.7.16~9.30)

 文/甜點控


甜點控其實很喜歡關注一些有的沒的優惠,

想說既然都關注了,

那就分享給大家吧~(只是純分享沒有業配喔!)

 

LINE BankLINE在台灣專注發展純網銀服務的公司,

LINE Bank已在20214月正式於臺灣對外開業,

提供存款、轉帳、簽帳金融卡、個人信用貸款等消費金融服務囉!




帳戶優惠

https://event.linebank.com.tw/marketing/relaunch/?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SEM&utm_campaign=relaunch&utm_content=linebank

 


活存1%無上限(2021.7.169.30)

Line Bank在這疫情期間推出新臺幣活存1%1元起息、優存額度無上限,對於這段期間手上有多餘的資金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去處。

 


開戶禮LINE POINTS 300

「開戶禮」響應支付零接觸,

開戶綁定LINE帳號與行動支付LINE Pay即可獲得LINE POINTS 300點,

有在用Line Pay當作支付途徑的朋友,

我覺得是一個滿不錯的開戶禮,等於現金300元。

 


夢想帳戶1.62%

裡面有一個滿不錯的功能就是夢想帳戶,

!雖然之前5月夢想帳戶的活動有到2.08%(甜點控沒跟上QQ),

但現在還是有到1.62%喔!

如果有使用iLeo夢想帳戶概念的朋友就會知道,

它是你設定一個金額,每個月固定儲蓄,

有點是慢慢的累積定存的概念,

如果對這個功能有興趣的人可以點下列網址看。

https://www.linebank.com.tw/products/detail/01010050001

 


Line Bank快點卡3% line點數回饋

現在快點卡(簽帳金融卡)一般消費就有3%回饋喔!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快點吃午餐」活動,

只要週一到週五1100-14007-11、全家、foodpandaUbereat,每週首筆加碼15%回饋(不過每週限錢5000名,單筆回饋上限90點)

https://www.linebank.com.tw/products/detail/01

 

綜上來講,雖然只能享受2個月1%的活存回饋,

不過他是金額無上限,且現在申辦立馬送300 Line點數滿吸引人的!

就算1%活動沒了,如果錢不急著用,還可以從現在開始使用夢想帳戶存款,

對這些錢拿來儲蓄的人其實不吃虧。

現在跨行轉帳一個月可以88次(到底誰可以直轉這麼多次)免手續費,

加上因為是配合line的功能,

它還可以用分帳的功能喔!

大家就不用在那邊數來數去,聚會AA制時超方便的啦~

 

快點卡一般消費又有3%回饋,

打趴現在的JU卡了。

而且實際辦理,真的滿快的,

甜點控半夜辦理,大概下午就申請通過囉!

而且300點馬上轉過來!!

所以感覺CP值滿高的~



從手機Line bank功能就可以開始申請囉!

教學我是參考這篇網站,

也滿簡單的。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囉!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86173-line-bank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

Z的諮商哲學

 /挑食Z


今天想跟大家淺淺談一點比較「硬」的話題,那就是挑食Z的諮商學派「存在主義」( 1)!


最近,Z遇到了很多跟「生命」有關的課題, 

是從一句話話開始的「人生很難,但要有趣!

 Z看到這句話,就好喜歡,甚至放到自己的 Line 狀態消息上,

後來偶遇了一本名為《親愛的,今晚陪我挑遺照》的書

近期因為疫情,跟風追了《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 

過沒幾天,半夜突然接到自我傷害的案子,慶幸當事人透露了求救訊號,

周遭的朋友也及時發現,讓我能繼續聆聽他的生命故事

而前幾天,則遇上了Z的叔叔逝世⋯⋯

生命的流就是如此

在某些時刻、某個階段,教會了我們許多事情,不管我()願不願意⋯⋯

 

有些人覺得「存在主義」很哲學、很難懂

有人覺得探討「死亡」這個主題很悲觀、很沈重

Z不可否認,但一直以來,我們也只能順著生命的流

然後盡可能的把握路上的一片風景、一個瞬間,甚至一位一位難忘的過客

接著,終將踏上下一段旅程

 

這段時間Z有許多的感觸,

死亡的議題或許沈重,

但卻能讓人看到自己重視的事情!

例如,我們能問問自己

「如果明天世界末日,那我現在想做的十件事是什麼?

其中,最重要的又會是什麼?而對應到目前的環境,

 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家中, 

Z的舒適圈也開始出現了「在家好無聊」之類的訊息 

是的!正因為「舒適」,個體才會覺得「無聊」

 也才會對生命失去了熱情

所以,不妨也透過得機會嘗試練習問問自己想做什麼

或許,將對於生命有不同的「看見」呢!

 

 


[餐桌抬槓]

不要蔥:?!你的諮商取向是存在主義?

挑食 Z:你這反應會不會太沒禮貌

不要蔥:抱歉!抱歉!那我先分享一下疫情這段時間的生活吧。最近因為疫情

和生日的關係,檢視了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人生過得怎麼樣,未來要怎麼樣過,

確認了自己比去年、前年、十年前還要再好一點點,然後對現在正在做的事似

乎可以做到未來,就覺得自己還不錯。

甜點控:每段路程都有相當多的故事,雖然有好的也有壞的,都很值得細細地

去品味

挑食 Z:嗯嗯,讓我對妳有更多認識了

甜點控:Z 的文章也讓我想到有個體驗躺棺材的活動,當你真的覺得走到人生 的最後一哩路時,心中開始有許多的百感交集,到底還有那些事是想做還來不 及做的,並體會到身邊擁有的許多許多是非常可貴的唷!
挑食 Z:!沒想到我們當中最年輕的甜點控也能有共鳴甜點控: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挑食 Z:沒有啦,畢竟存在主義大多需要更多的生命體悟才會有所共鳴,過去 大多運用在年長或是經歷過人生大關的個體上,例如:癌症、獄友等,所以餐 友們如果沒有共鳴,也不用意外

甜點控:原來是這樣呀!

挑食 Z:是的,期待你們也分享自己的諮商取向!


 1:SHI, Z. (1999). 從《 個人的體驗》 看存在主義文學.

 

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

從全球抗疫排名聊到兼容並蓄的心理狀態

 文/甜點控

<彭博社>1針對全球53個國家進行抗疫的排名,

去年稱作防疫資優生的臺灣被列為第五名,

但在今年六月底時被跌落神壇掉到44名。

而去年確診、死亡率超高的美國躍升第一名,

今天不討論疫苗數量、確診率等等,

我們來討論「對待疫情的態度與我們心理狀態的改變」

 

📌封城清零處理

有些國家包含臺灣,

面對疫情以一種每天確診數零為目標,

封城封國境為方法的方式來面對疫情,

一開始的確有良好的成績,

使得2020的臺灣過著算是安全的生活,

2021時間一久,

從新聞得知好像可以發現大家無法一直宅在家,

縱使是臺灣這類以集體主義為想法的國家,

卻也是有一部分人開始按耐不住長時間不外出的想法,

或是目前生計大受影響的人民紛紛喊著「疫苗呢?」

 

📌歐美與疫情的相處

雖然我們可以得知歐美一開始疫情嚴峻,

但後來憑藉著政策的指導方針,
以疫苗施打率換取與疫苗和平共處的生活,

因為他們知道封城不是永久解決之道,

而後也開始慢慢解除限制,

開放國界與地界,

而我想這也是臺灣目前想要也是需要的一個走向。

 

📌從抗疫聊到心理調適
因為這場疫情大受影響的人們,

我們可能會歇斯底里、可能會隱忍自己的焦慮

當然這是暫時可以解決情緒的方式(如同封城),

但是這些情緒(如同Covid-19)不會因此而結束,

只是隱藏在自己身體,

所以還是需要讓這個情緒慢慢地經歷以及消化,

允許自己有段時間與內心共處!

如同抗疫不可能無限的壓制,

我們需要想辦法與之共存!

也因此我們需要有學會處理情緒的能力(像打疫苗一般)。

這邊也提供一個小方法,那就是呼吸放鬆!
1.
慢慢的深呼吸

面對力道之大的情緒,

我們需要慢慢的處理,

如果不知道怎麼慢慢的深呼吸,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

Youtube搜尋即有引導的影片2

順便測測自己肺功能有沒有受影響(誤?

 

2.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

穩定呼吸後,

慢慢地從頭到腳觀察自己的身體,

哪裡不舒服、哪裡緊繃、哪裡怪怪的,

觀察但不評價地去了解這些部位以及情緒,

就這樣靜靜地跟著呼吸,

看看這些訊息想告訴你什麼。

 

3.放鬆

接受完這些訊息後,

接著繼續跟著呼吸從頭到腳,

一個一個的部位去放鬆~

安撫這些努力提醒你危機的身體部位,

讓它慢慢地緩和~

 

但記得如果情緒狀態很嚴重(新冠重症?)還是要去看醫師/心理師喔

願你我在這大疫情時代能保有健康的身心靈。


Po著與🇰🇭高棉的微笑合照圖

來自🇹🇼台灣的我,

穿著臺灣+當地的衣服,

與高棉的微笑合照,

學會共處是否能如此的和諧呢~

 

 

[餐桌抬槓]

挑食Z:Z周遭朋友應該可以大略分成兩種,一種是宅男/宅女,這類型的朋友從三級之後像是找到新的生活方式,甚至WFH之後,他們活得更自在了!

不要蔥:等等,好像是在說我!?三級期間我是很習慣也很喜歡待在家裡,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打掃,好像跟一個沒有很喜歡的對象待在一起,可以做的就是找到對方小小的優點,在被對方弄到煩躁的不得了的時候,看向小小的優點,這可能也是一種共存和諧的微方法。

挑食Z:另一種則是週末就要外處或是小旅行的朋友,這群人就真的感覺快得病了…看著都有點心疼,所以餐桌也提供了一些自我陪伴的方式,請大家照顧好自己,這樣就是度過疫情最棒的政策!

甜點控:真的,現在不能出國、不能旅遊都快瘋了~~真的是要找一些盡量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幫助自己了。

 

 

註1彭博社:是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主要是提供經濟資訊的平台,總部位於美國紐約,提供世界各地的使用者使用其來交換資訊,它也提供權威性的經濟評論及觀點。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564434

註2呼吸影片:僅附一個大概的影片,大家可以跟著類似的影片內容找適合自己的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OYzwaiMcY&t=643s

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

在恐怖片中學習如何成長蛻變-返校(影集)

文/甜點控

返校不論是電影或是影集,是一部臺灣校園恐怖片,

尤其「是你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這句話出來時更有Fu

 


以下有雷慎入

 ---------------------------------------------


電影的時空背景是處在白色恐怖時期的臺灣,一群崇尚自由思想的師生所經歷的故事,

而方芮欣在電影裡面是一名高中生,面對著威權體制的服從、告密後的後悔等等,

使芮欣無法接受往後所發生的一切,而影集中芮欣已自殺身亡,

正接二連三的找替死鬼,此時碰上了與自己狀況相近的劉芸香,

因此衍生出另外一段故事。



圖片取自https://event-web.line.me/ECTW/article/y8BMPk

 

Anyway, 這部影片讓我有了兩個想法,那就是

1.有時我們對於外在環境的壓力,大到我們無法喘過氣來

2.有時面對自己所做過的錯事,其實是不敢面對

 

1.有時我們對於外在環境的壓力,大到我們無法喘過氣來

不管是人(劉芸香)是鬼(方芮欣),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時空背景,

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當面對不和諧的家庭,

或是一個會對你產生異樣眼光的團體,甚或是整個社會體制對你的壓迫,

我們總想好好的維持平衡,但不想除了要自己承受這些壓力的辛勞外,

卻也發現自己難以改變這正在上演的一步步戲碼。

 

因此在第七集時,芸香試著在芮欣的歷史中做出改變,卻也只能被這事實的浪潮推著走……

 

2.有時面對自己所做過的錯事,其實是不敢面對

而當芸香發現芮欣的回憶中是有某些與事實不符的部分時,

這對芮欣來講是無比的恐慌,代表自己要被迫的去面對過去不想面對的事實,

包含檢舉父親、師友等等,或許這結果是她所料未及,

也因此造成她往後人生的崩壞扭曲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要如何能夠自處呢?影片中其實也教了我們,那就是

1.找一個懂你的人,能夠承接最脆弱的此時此刻的你

2.今非昔比,擁抱自己過去受傷的內在小孩

 

其實自己在很脆弱的時候,很需要有一個人能好好的擁抱及接納,

就如同之前在介紹「故事的療癒力量」一文,

當我們要說出自己內心曾受傷的黑歷史時,其實內心是很害怕的,

但若一個好的閱聽者,是可以讓你再度經歷這段黑歷史時,

會有一股溫暖的力量在此時此刻注入過去的歷史,而這段歷史就在當下有所改變了!

 

就像電影中的芸香與芮欣,其實是在互相幫忙,

去面對他們看似過不下去的生活,但是這畢竟只是短暫的幫忙,

芸香一但離開芮欣,就寫不出那樣的好文章,就無法繼續過著看似美好的生活。

 

接納現狀,才能從現狀中做改變

最後他們選擇面對自己的現狀,如其所是的接受現在的這個窘境,

窘境才不會被你自己所困擾,方能冷境的看待這個問題,才能從現狀中做改變!

 


【餐桌抬槓】 

挑食Z:挑食Z昨天聽到的podcast內容,剛好能回應甜點控的文章喔!

甜點控:喔~是怎麼樣的內容啊!?

挑食Z南韓大約在1998年喊出文化立國,十年後韓流開始席捲亞洲,現在則推向全世界;臺灣時常與南韓作比較,這座小島並不是一處文化沙漠,但為何到現在,世界對我們的認識依然在晶圓代工,而不是這方土地的鄉土民情呢?「返校」大抵再說戒嚴時期的臺灣,即便推行民主已有20多年,仍有許多的人們不願意去談過往的傷痛,如:228、白色恐怖、同婚議題...等等,若不去看見傷痛,又怎麼療傷呢?

不要蔥:因此,我想要另外畫一個重點,就是甜點控寫的最後一句話「接納現狀,才能從現狀中做改變」,這個接納現狀不是「面對現在的問題我只能這樣了」 而是「我知道我現在怎麼了」。

不要蔥:因為光是要承認自己的狀況就是很困難的事情,像是我們沒有辦法在一起了、你讓我失望了、我擔心我不夠好,一旦可以看見並面對自己的狀態,就是轉變的開始。


2021年6月11日 星期五 |

我與起司蛋糕的邂逅-德國慕尼黑Dallmayr食材店

  文/甜點控

這次的德國美食介紹Part2

要來介紹這間位於慕尼黑具有300多年歷史的Dallmayr高級食材店!

尤其是它的起司蛋糕是小編人生中的第一名!

 

 

 

進去時裡面的人不多有種古典舒服的感覺,

往窗外一望就是新市政廳。

最後我隨手點了一杯咖啡及起司蛋糕,

要來好好享受這得來不容易的國外甜點之旅!

在看起來高級的店,看著窗外市政廳的風景,這是多麽奢侈的事啊~

 

而當我切了第一口蛋糕進嘴巴後發現

OH!MY GOD!

實在是太好吃了吧~

小當家吃到美食翩翩起舞的畫面都跑出來了!

吃下口時整個起司蛋糕的香味與奶香味恰到好處!

而且不是吃完就結束了,

香味久久在嘴巴不散,真的是太令人感動了!

讓我呈現忘我的感受,當下整個人都在跟起司蛋糕做心靈交流呢~

讓我體驗到了高峰經驗1



大家,你們也有過這種享受到忘我的經驗嗎?

歡迎來分享!

 

 

Dallmayr食材店位置(鄰近新市政廳):

https://g.page/dallmayr-delikatessenhaus?share

 


【餐桌抬槓】


不要蔥:有的時候好吃的東西不經意的就碰到了,我最近也是這樣遇到了一間食物跟甜點都好吃的店。

甜點控:有時候就是這樣,可以遇到不期而遇的幸福~

挑食Z:我自己其實很少主動買甜食來吃,相對於甜食而言,鹹的東西更加吸引我,但還記得在碩班的時候,每次跟甜點控去吃下午茶,他吃完蛋糕的銷魂樣,總讓我懷疑沒有吃是不是真的很可惜呀...

有次,我稍微嘗試了一下,果真驚為天人!!!甜點控出品,絕對銷魂~

甜點控:所以說啦!甜點跟著我就對了~

 

 

註1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指的是一種高度愉悅的精神狀態,其往往通過自我實現的個體完成。它的概念最初由Maslow提出,認為自我實現不僅是一種終極的存在(being),同時也是一個形成(becoming)的過程,高峰經驗的活動可能簡單也可能激烈;但是,無論什麼活動,都會在期間感受到幸福和欣喜若狂。

取自曾怡茹,林正昌(2015)。禪坐者之身心體驗重新理解高峰經驗,教育心理學報。

爸媽對孩子吃飯影響了什麼

文/不要蔥

 

從小為了「吃」這件事花了好長的時間跟爸媽戰鬥,因為討厭吃的東西太多,像是茄子、苦瓜、芹菜、肥肉等等,尤其是蔥和洋蔥,隨著被我們家爸爸用洪水法(註1)的攻勢,終於吃進了茄子、苦瓜和芹菜,長大後口味也跟著變化,好像比較能夠理解不同食材的樂趣,現在就剩蔥和洋蔥還在我的盡量不吃名單內。


 


小時候這麼多討厭吃的食物,說到底就是對吃不感興趣,總是瘦巴巴的沒有什麼養分的感覺,小學三年級還被認為是幼兒園大班。那時候吃個飯要花1、2個小時,「吃完才可以下來!」是我最常聽到的話。




被逼著要吃不喜歡的食物、被規定飯一定要吃完才能下餐桌把碗放到廚房、還有各式各樣在成長過程跟爸媽糾纏的吃飯經驗,到底爸媽在孩子的飲食習慣占有什麼樣的份量?

 



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研究結果:



1.如果爸媽愉快的吃孩子原本害怕的食物,孩子可能就會將父母視為典範而試著吃看看(註2)。

 


2.媽媽經常叫孩子吃完碗裡的食物或多吃一點,這樣的孩子體重比較輕(註3)。

可能是因為壓力,研究結果顯示壓力和孩子體重有著高度相關,但之間的關係目前沒有辦法區分。


3.父母影響孩子的肥胖,尤其以父子間或母女之間影響比較大(註4)。

以母女來說,女兒比較重視媽媽的看法,媽媽也會以比較強勢的態度和方式限制女兒的飲食行為。


 4.媽媽的BMI可以預測小孩的脂肪率和BMI(註5)

可能是因為在家庭裡媽媽會更在意孩子的體重。


 

沒有想到搜尋一下就跑出很多期刊,爸媽對孩子的影響力總是不能小看,之後進入學校和職場,影響飲食行為的因素更多了,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宅在家裡似乎也增加了一些體重。


不過無論被什麼影響,知道之後就可以交給自己做選擇了啊!

 

 

 

註1 洪水法:是行為治療學派的一種技術,漸進式的將個體暴露或想像使他焦慮、害怕、不安的情境下,使個案對該情境降低焦慮。

註2 Fisher, J, O., & Birch, L. L. (2002). Early experience with food and eat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ting disorder. In J. K. Thompson & L. Smolak (Eds.), Body image, eating disorders, and obesity in yout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註3 Matheson DM, Robinson TN, Varady A, Killen JD: Do Mexican-American mothers' food-related parenting practices influence their children's weight and dietary intake? J Am Diet Assoc 2006;106:1861-5.

註4 Cutting TM, Fisher JO, Grimm-Thomas K, Birch LL: 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 familial patterns of overweight are mediated by mothers' dietary disinhibition. Am J Clin Nutr 1999;69:608-13.

註5 Johannsen DL, Johannsen NM, Specker BL: Influence of parents' eating behaviors and child feeding practices on children's weight status.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06;14: 431-9.

 

圖片來源

()攝影師:Lucas Pezeta,連結:Pexels

()攝影師:Ketut Subiyanto,連結:Pexels 




【餐桌抬槓】


甜點控:好像從小就開始被逼迫吃番茄、茄子,但這些茄味真的很讓人更不想吃~


不要蔥:我小時候也非常討厭茄子,覺得這種食物怎麼會有人想吃呢?


甜點控:明明不想吃還硬要被迫吃~


挑食Z:是啊!我也有個疑問,在東方「奶奶」的影響力更大呀!應該每戶人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位擔心孫子冷、擔心孫子餓的奶奶吧~


不要蔥:是欸,不知道華人文化下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我的話還好反正我小時候就難養,一致性的難養,奶奶他們的影響力沒這麼大,挑食Z想必是有被奶奶擔心過的孩子啊…


挑食Z:這篇文章好有趣!從來沒有看過這類的文章呢!


不要蔥:好了好了不要轉移話題,我之後再來看看被奶奶養大的孩子的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