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 星期五 |

我與起司蛋糕的邂逅-德國慕尼黑Dallmayr食材店

  文/甜點控

這次的德國美食介紹Part2

要來介紹這間位於慕尼黑具有300多年歷史的Dallmayr高級食材店!

尤其是它的起司蛋糕是小編人生中的第一名!

 

 

 

進去時裡面的人不多有種古典舒服的感覺,

往窗外一望就是新市政廳。

最後我隨手點了一杯咖啡及起司蛋糕,

要來好好享受這得來不容易的國外甜點之旅!

在看起來高級的店,看著窗外市政廳的風景,這是多麽奢侈的事啊~

 

而當我切了第一口蛋糕進嘴巴後發現

OH!MY GOD!

實在是太好吃了吧~

小當家吃到美食翩翩起舞的畫面都跑出來了!

吃下口時整個起司蛋糕的香味與奶香味恰到好處!

而且不是吃完就結束了,

香味久久在嘴巴不散,真的是太令人感動了!

讓我呈現忘我的感受,當下整個人都在跟起司蛋糕做心靈交流呢~

讓我體驗到了高峰經驗1



大家,你們也有過這種享受到忘我的經驗嗎?

歡迎來分享!

 

 

Dallmayr食材店位置(鄰近新市政廳):

https://g.page/dallmayr-delikatessenhaus?share

 


【餐桌抬槓】


不要蔥:有的時候好吃的東西不經意的就碰到了,我最近也是這樣遇到了一間食物跟甜點都好吃的店。

甜點控:有時候就是這樣,可以遇到不期而遇的幸福~

挑食Z:我自己其實很少主動買甜食來吃,相對於甜食而言,鹹的東西更加吸引我,但還記得在碩班的時候,每次跟甜點控去吃下午茶,他吃完蛋糕的銷魂樣,總讓我懷疑沒有吃是不是真的很可惜呀...

有次,我稍微嘗試了一下,果真驚為天人!!!甜點控出品,絕對銷魂~

甜點控:所以說啦!甜點跟著我就對了~

 

 

註1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指的是一種高度愉悅的精神狀態,其往往通過自我實現的個體完成。它的概念最初由Maslow提出,認為自我實現不僅是一種終極的存在(being),同時也是一個形成(becoming)的過程,高峰經驗的活動可能簡單也可能激烈;但是,無論什麼活動,都會在期間感受到幸福和欣喜若狂。

取自曾怡茹,林正昌(2015)。禪坐者之身心體驗重新理解高峰經驗,教育心理學報。

爸媽對孩子吃飯影響了什麼

文/不要蔥

 

從小為了「吃」這件事花了好長的時間跟爸媽戰鬥,因為討厭吃的東西太多,像是茄子、苦瓜、芹菜、肥肉等等,尤其是蔥和洋蔥,隨著被我們家爸爸用洪水法(註1)的攻勢,終於吃進了茄子、苦瓜和芹菜,長大後口味也跟著變化,好像比較能夠理解不同食材的樂趣,現在就剩蔥和洋蔥還在我的盡量不吃名單內。


 


小時候這麼多討厭吃的食物,說到底就是對吃不感興趣,總是瘦巴巴的沒有什麼養分的感覺,小學三年級還被認為是幼兒園大班。那時候吃個飯要花1、2個小時,「吃完才可以下來!」是我最常聽到的話。




被逼著要吃不喜歡的食物、被規定飯一定要吃完才能下餐桌把碗放到廚房、還有各式各樣在成長過程跟爸媽糾纏的吃飯經驗,到底爸媽在孩子的飲食習慣占有什麼樣的份量?

 



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研究結果:



1.如果爸媽愉快的吃孩子原本害怕的食物,孩子可能就會將父母視為典範而試著吃看看(註2)。

 


2.媽媽經常叫孩子吃完碗裡的食物或多吃一點,這樣的孩子體重比較輕(註3)。

可能是因為壓力,研究結果顯示壓力和孩子體重有著高度相關,但之間的關係目前沒有辦法區分。


3.父母影響孩子的肥胖,尤其以父子間或母女之間影響比較大(註4)。

以母女來說,女兒比較重視媽媽的看法,媽媽也會以比較強勢的態度和方式限制女兒的飲食行為。


 4.媽媽的BMI可以預測小孩的脂肪率和BMI(註5)

可能是因為在家庭裡媽媽會更在意孩子的體重。


 

沒有想到搜尋一下就跑出很多期刊,爸媽對孩子的影響力總是不能小看,之後進入學校和職場,影響飲食行為的因素更多了,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宅在家裡似乎也增加了一些體重。


不過無論被什麼影響,知道之後就可以交給自己做選擇了啊!

 

 

 

註1 洪水法:是行為治療學派的一種技術,漸進式的將個體暴露或想像使他焦慮、害怕、不安的情境下,使個案對該情境降低焦慮。

註2 Fisher, J, O., & Birch, L. L. (2002). Early experience with food and eat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ting disorder. In J. K. Thompson & L. Smolak (Eds.), Body image, eating disorders, and obesity in yout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註3 Matheson DM, Robinson TN, Varady A, Killen JD: Do Mexican-American mothers' food-related parenting practices influence their children's weight and dietary intake? J Am Diet Assoc 2006;106:1861-5.

註4 Cutting TM, Fisher JO, Grimm-Thomas K, Birch LL: 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 familial patterns of overweight are mediated by mothers' dietary disinhibition. Am J Clin Nutr 1999;69:608-13.

註5 Johannsen DL, Johannsen NM, Specker BL: Influence of parents' eating behaviors and child feeding practices on children's weight status.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06;14: 431-9.

 

圖片來源

()攝影師:Lucas Pezeta,連結:Pexels

()攝影師:Ketut Subiyanto,連結:Pexels 




【餐桌抬槓】


甜點控:好像從小就開始被逼迫吃番茄、茄子,但這些茄味真的很讓人更不想吃~


不要蔥:我小時候也非常討厭茄子,覺得這種食物怎麼會有人想吃呢?


甜點控:明明不想吃還硬要被迫吃~


挑食Z:是啊!我也有個疑問,在東方「奶奶」的影響力更大呀!應該每戶人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位擔心孫子冷、擔心孫子餓的奶奶吧~


不要蔥:是欸,不知道華人文化下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我的話還好反正我小時候就難養,一致性的難養,奶奶他們的影響力沒這麼大,挑食Z想必是有被奶奶擔心過的孩子啊…


挑食Z:這篇文章好有趣!從來沒有看過這類的文章呢!


不要蔥:好了好了不要轉移話題,我之後再來看看被奶奶養大的孩子的研究吧

 

 


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

喝啤酒會臉紅人種的福音—德國班堡煙燻啤酒

文/甜點控

近期疫情無法出國實在悶的慌,

因此受到張曼娟的 #只是微小的快樂 一書的感召開始整理之前的國外特色美食,

藉此來解解不能出國的悶。

 

甜點控是個喝酒易醉又容易臉紅的人,

但這次來到德國班堡Aecht Schlenkerla Rauchbier餐廳

令甜點控嘆為觀止!

 

Aecht Schlenkerla Rauchbier餐廳是個古老的修道院,

室內多個拱頂是當時的建築特色,

後來才成為國家財產再轉賣給精釀啤酒的家族,成了現在的餐廳。



至於為何特別介紹他們的煙燻啤酒呢?

那當然是有過人之處囉!

我個人喝起來是有一種龍眼木材碳燒過的口感,

非常的不一樣!

再加上這個酒居然「不會讓我臉紅」!!

真是太厲害了,而且看了幾則網路上的評價亦是如此~

 



煙燻啤酒活出了屬於它自己的人生啊!

不過每種啤酒都有人愛,

就如同感情一樣,

有人喜歡這種舒服的感覺,

而有人則喜歡如癡如醉~

端看你的愛情觀!

最後放上班堡照片來懷念當時風景吧!




 

餐廳資訊:https://g.page/Schlenkerla_Rauchbierbrauerei?share

 


【餐桌抬槓】

 

不要蔥:小的時候覺得啤酒很難喝,已經忘了要長大到哪一個年紀才覺得好喝,我是喝酒不會臉紅的人,現在喝酒純粹就是找喜歡喝的,每一段時間的選擇都不一樣,也像極了愛情。


挑食Z:挑食Z也是一杯啤酒就臉紅的咖,有人說臉紅是肝功能好的反應,真的是這樣嗎?就讓挑食Z幫大家科普一下吧!

【國民健康署指出,喝酒臉紅不是保護色,而是「警告色」,表示有酒精代謝不良的基因缺陷!依據史丹佛大學研究,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喝酒罹食道癌風險較一般人高14倍,特別需要節制,最好不要喝!】

所以如果餐友們也一樣有喝酒臉紅的陣頭,要記得克制一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