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

跟著3撇步:教你選擇與自己速配的諮商心理師

文/小鳥胃


如果你/妳在找諮商心理師,在這篇文章【只要1招!教你分辨「真假諮商心理師」】裡,會詳細跟你說:在你/妳還沒付費之前,如何選擇合格合法的心理師,來確保自己的諮商過程是具有法律保障的。

有人閱讀上述文章後實際去網路上找,發現台灣合格合法的諮商心理師有好多(截至109年4月為止,共有2,918位)(註1)。這樣一來,雖然把選擇範圍縮小了,但還是很令人苦惱:要如何在這麼多位心理師裡,找到適合自己的呢

小鳥胃聽到需要者的心聲了,所以在這篇文章裡就繼續來為大家解惑。


撇步一:確認自己的需求

曾有當事人跟小鳥胃說:「我沒有太多時間聊,我只想快點解除我的症狀!」

親愛的大家,心理諮商真的不是神丹,沒辦法在短短50分鐘晤談後,馬上產生「一顆見效」的神奇療效。

但是,當事人會這麼說,相信一定有他/她急切的原由,可能是自覺狀況已經很混亂需要立即改變;也許是已經受苦很長一段時間難以再忍受;或許是需要快速穩定自己來面對目前生活中的重大挑戰等等…

所以,如果你/妳發現自己急於在短時間解除生理症狀,以便應付立即的生活所需。可以考慮先去找精神科醫師,精神科醫師會在問診了解你的症狀後,給予適當的藥物,幫忙先緩和很不舒服的生理症狀(如同我們感冒發燒了,一直發燒是很危險的,所以要先去看醫師,請醫師開立退燒藥,先退燒,讓溫度降下來,度過最危險的關卡)。但是!但是!但是!(很重要所以講三遍),藥物協助的是較為立即性改善生理症狀(或是改善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但是,無法改變你/妳看事情的角度、無法拓展你/妳長久以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無法增加你/妳日後面臨相似困境時的心理彈性

簡單來說,精神科醫師可以開藥協助你/妳在短時間減緩生理症狀;諮商心理師可以跟你/妳一起討論造成你/妳目前困境的想法、改善困擾你/妳的情緒、減少你/妳不想要的行為。但是,需要有耐心,願意投入,會談時間一周一次,至少堅持12次(這裡只是列出通常進行的次數,請另與心理師討論適合你的會談次數喔!),比較有初步的成效。

有人會問:我認為以上兩種方法都可以接受,都有需要,那怎麼辦?或是,我不知道我的狀況到底能不能慢慢地會談就好?還是其實已經需要立即就醫治療?

那就任意擇一吧!專業人員會就你/妳的狀況評估,與你討論,甚至專業人員之間會進行轉介,讓你/妳得到適當的協助喔!

只要你/妳願意踏出求助的第一步,讓專業人員幫忙,就是療癒的開始!


撇步二:事先查詢諮商心理師的諮商取向

「諮商取向」是一個諮商心理師擅長習慣使用的工作方法

依據你/妳能接受的交通時間及距離,從「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心據點https://wellbeing.mohw.gov.tw/nor/mmap裡, 找到合法合格的心理諮商機構,每個機構一定會有合作諮商心理師的介紹,包括專長處理的問題及擅長習慣的工作方法,再把你/妳看到的這個心理師名字、工作方法複製起來,上網搜尋看看,了解這位心理師的口碑好壞、這種工作方法你/妳喜不喜歡。

或者,找到合法合格的心理諮商機構後,直接打電話詢問機構人員,讓他們為你/妳介紹說明。


撇步三:相信自己的感覺

要找到與自己速配的心理師,的確不容易。然而,多做一些事前了解與準備,一定有助於我們少花冤枉的金錢與時間

百聞不如一見,事先準備了這麼多,最重要,仍是要真人見面才算數。

諮商關係就是一種你/妳與心理師之間的人際關係,相處得順,超重要。


在第一次見面時,請大家一定要記得做以下幾件事:

1.請諮商心理師自我介紹專長及工作方法,看看他/她的專長適不適合處理你/妳的困擾,看看他/她的工作方法能怎麼幫助你/妳。

雖然你/妳已經透過撇步二來大致了解這部分,請心理師再說一次的目的,是讓雙方可以有面對面詢問及解惑的機會

2.請大家要盡可能說出你/妳的困擾、你/妳期待在諮商中得到什麼

3.觀察心理師回應問題的態度、口吻、語言,是不是合你/妳的胃口


有人問小鳥胃:如果第一次見面相處的FEEL不對呢?該如何是好?要馬上換心理師嗎?還是既然錢已經花下去了,又不知道換誰,只好繼續將就下去?或是從此對心理諮商徹底失望,認為心理師也就是那樣,從此不再諮商?


做好三個停損的動作=保護自己在錯誤中持續流失時間、金錢、治療的希望

(1)第一時間先問自己:為什麼與心理師相處的FEEL不對?

是因為心理師不理解你的情緒?不認同你的做法?不相信你說的事情?

還是因為你/妳從來都沒有跟別人說過這些私事,感覺怪怪的?有些不安?

釐清自己的想法感覺,才能預備下一步處理的方法。


(2)在第二次會談時,勇敢嘗試將自己的想法與感覺說出來,與心你/妳的心理師討論,再次釐清上次的不舒服從何而來、如何補救處理,下次如何覺察不舒服再度出現、預防不舒服的感覺所可能造成的諮商阻礙(舉例:一感覺不舒服就會懷疑是不是兩人不合適、就會開始考慮是否不要再繼續晤談)等。

若能達成共識,恭喜你/妳,這就是你/妳成功克服難關的證明喔!


(3)如果以上方法都試過了,發現與心理師的FEEL真的不對、頻率不合,也許此時此刻兩人無緣結伴同行,鼓勵大家也要勇敢提出,向心理師好好告別。然後,帶著過程中的學習與收穫,再次尋找下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心理師。


有沒有感覺這一連串動作,好像在練習「一段關係的開始」、「一段關係的經營」、「一段關係的結束」呢?賓果!任何的關係都有意義,只要我們從中不斷學習與練習喔!

祝福大家,在找尋諮商心理師的道路上,能以最少的成本,達成令自己滿意的結果。



【餐桌抬槓】

不要葱:我在第一次選擇心理師的時候很隨性,選擇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其中一個好到達的門診部,剛好有空的時間,就去了。之後的諮商是選擇自己喜愛的學派的心理師。真的沒想到還有這些撇步。

甜點控:對啊,不過我第一次選擇心理師時有點不順。那時沒有想太多,會談一次要3000元,但談了幾次後我才發現跟我其實不太適合。

不要葱:是喔!那後來怎麼辦?

甜點控:後來的諮商我是選定一家諮商所後,去看網站簡介哪一個心理師適合我才預約的,結果感覺就好了許多,且一次不過1600元。所以說,小鳥胃這個文章對於想要諮商的人真的滿實用的,事先的功課會讓自己少走一些冤枉路!

不要葱:對啊!在小鳥胃這麼詳細的撇步裡,我想到第一次諮商的不安,好像就要把自己的故事放入一個未知的情境。所有撇步我覺得也是一個做為安定自己的先前準備,然後就像小鳥胃說的,諮商過程也是一個關係建立的過程,試著說出自己的任何感受,將會促進這個關係的流動啊!



註1:「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定期公布台灣最新執業的諮商心理師人數。請參閱:http://www.tcpu.org.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453675

圖片來源:"Counseling" by Alan Cleaver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2.0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