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

心裡受過的傷,其實身體會記得(上)

文/甜點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經驗是總對於某些議題特別過不去,

如對家人、同儕、權力、自由等等有些許的偏執,

而這樣的偏執影響了你我的生活呢?

甜點控這邊就有幾個經驗想跟大家分享


1.一坐上車就暈車

是的,你沒看錯就如同標題所說「一坐上車」就暈車,

或許車子還沒發動,

又或許車子僅走不到50公尺我就開始暈車了,

更神奇的是我可以瞬間呈現「假死」狀態(其實就是睡著了),

後來追蹤過後發現自己其實小時候因為家裡開車出去時,

偶有因為停車或是迷路的事情爸爸會失控怒吼,

而當我們遇到威脅事件時,

啟動了我們「戰或逃」的反應機制,

而我則是在這樣的事件中學習到了睡著(可能戰不贏老爸也無法逃離現場),

之後就伴隨了「坐車就暈車,暈車就睡著」的現象,

又類化到只要遇到不好的事情就會睡意特別好(我是研究所室友認為很難睡的人),

如之前有同學、朋友意外過世,

當天我一定很早睡覺,

更嚴重的是遇到吵架、被責難等衝突事件我也腦筋一片空白,

呈現無法反應的僵化現象,

而這種種的生理反應也顯現了它記得我曾經的傷...。


2.連鎖效應

有沒有過一種經驗是明明這個朋友只是不小心踩到了自己的地雷,

但就會生氣氣到不合常理,

例如我在和一位國中生談話時會一直脱離話題而感到非常生氣但當時又沒辦法解決,

我赫然發現我氣得不只是這件事,

我連大學團體討論沒有被採納意見而一起生氣,

我連高中社團因為表演能力不佳被瞧不起而一起生氣,

我連國中被全班同學們極老當中嘲笑而無地自容一起生氣...,

不然只是脫離話題為何我要這麼生氣呢?


所以發現心靈的傷,身體真的會記住!!

下一篇我會告訴大家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而現在的我感想是什麼?


同時我也想問問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有類似的經驗呢?

如果不介意讓大家知道也可以一同分享你的經驗喔~



【餐桌抬槓】

小鳥胃:(舉手)有有有!我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喔!唉那真是一段慘不忍睹的過往啊!(大霧),而且啊即使有發現自己在生氣也會沒有辦法控制下來喔!小鳥胃也跟大家一起敲碗期待甜點控接下來的分享。


不要蔥:我其實對於自己的身體感受一直都有距離,倒是這幾年讀了諮商後才慢慢開啟對自己的覺察。

像是當我的周遭有人在吵架的時候,不管是不是認識的人,我都會變得很緊張,然後心跳加速、身體緊繃,後來發現是因為小時候爸媽很常吵架,又容易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長大後遇到有人大聲的對談就會有一種「有危險的事情要發生」的感受。

我覺得除了身體會記憶,甚至可能更玄?的說,曾經發生的事情一定會以不同的形式被留下來,就像冰雪奇緣二提到的水的記憶,我們像是自己的探險家一步步的探索自己內在外在的各種部份,就會發現很多很有趣的連結。


挑食Z:國小有一次在學校跟同學打架,導致身上有一些瘀青,回家之後叔叔問說:在學校跟人打架?我回答:對呀。但心裡覺得等等應該要被修理了,畢竟打架不是一件符合社會規範的事情,沒想到叔叔居然問我:打贏還打輸?打輸就不要回家了!

可能是這次的「正向經驗」增強了我的行為,讓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往往採取「戰」,當然這也讓我忽略了在面對問題當下我的生理反應,因為我的腦海裡面只想著如何扳倒對手、問題,甜點控這次的分享讓我覺得很有意思,自己的年紀也大了,也該反過來多關注在自己身上,關心自己的身體給了什麼樣的訊號、想要跟我表達什麼,或許這些情緒、反應都來自過去的積累,唯有慢慢探索才能聆聽到身體要傳達的訊息,真正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照片來源:"Broken Heart" by Larah McElroy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 2.0

2 意見:

哇沙米 提到...

真的有呢!
但是以為已經療癒的傷口,卻還是偶爾會發作,才發現原來根本沒有治癒。
跟挑食z相反,我是採取「逃」,就像甜點控自動昏睡模式一樣,要將這個自動化改變真是不容易,雖然知道自己身體語言,但是還是沒有跳脫逃的部分。也沒有一定的對錯,只希望自己能夠更舒服的面對自己吧。

不要蔥 提到...

我最近在讀的書說到:戰鬥或脫逃都是完成了行為,再加上你說的,只希望更舒服的面對自己,我想無論戰或逃只要能夠允許自己、接受自己的行為,可能都會是一個「舒服」的狀態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