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要蔥
第一次的媒材是圓點貼紙、粉蠟筆(註1)以及粉彩紙(註2)。黏貼圓點貼紙的時候阿嬤想要黏一個「南」字,代表南無觀世音菩薩,她也看到原本想要做的「南」字像是一棵樹,並詢問是不是可以將紙反過來,將圓點貼紙的部分畫成了一棵樹,在樹旁畫上了山、鴨子、鵝、觀世音菩薩,並且最後在紙上題了字「請走菩薩道」。
阿嬤介紹圖畫裡是一個公園,中間是她最喜歡的榕樹,因為可以讓鴨子和鵝在夏天乘涼,觀世音菩薩對她來說很重要,菩薩會救眾生,所以要跟觀世音懺悔自己以前做過或前世做過的事。我知道阿嬤信仰佛教,去廟裡拜拜的時候也會幫她搜尋抄經本然後帶回去給她,將每一本寫滿然後再去廟裡焚燒是她的成就感。不過我沒有想到宗教對她來說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第一次的創作中就顯現出來,而且幾乎貫穿之後的創作主題。
創作的過程中,阿嬤再問了一次她拿的是什麼筆,我回答是粉彩筆,她很喜歡粉彩筆畫出來的效果,很好畫,一畫下去顏色就會出來,而且畫在粉彩紙上有一橫一橫紙的紋路,她說:「很像海,看起來很舒~服」。聽到她的「舒」跟「服」之間拉長音讓我笑了,這是創作的魅力啊。
柚子阿嬤不是個早起的人,睡眠時間顛倒也是她正在控制的狀態,特地約了近中午的時間進行創作,她開門的時候還是睡眼惺忪,我坐在客廳等著她慢慢將自己整理好,「今天我們要做什麼?」這是之後她將自己喚醒的問句。
*內容經過本人同意刊於網誌。
【餐桌抬槓】
小鳥胃:柚子阿嬤在畫畫裡找到的舒服感,那真是一種美好的感覺。
不要蔥:真的是這樣!而且很投入創作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流狀態,不只是在藝術創作,看一本書、玩一場遊戲都會有。
小鳥胃:所以很鼓勵大家都要找到這樣的一種媒材,盡情感受自己與媒材之間的連結、沈浸、專注,創造獨屬於當下每一刻的奇妙。
甜點控:像我參加的不同團體中,偶爾都會需要叫我們畫畫,但其實都會擔心自己畫的不好或畫不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自我侷限。
不要蔥:我碰到團體要畫畫的時候也會卡住不知道要畫什麼,而如果是平常,就像小鳥胃說的,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媒材,或是說媒介,而植物啊、唱歌啊、樂器啊等等也都很適合來表達自己,如果說想要使用藝術媒材也許就可以像這次柚子阿嬤做的,從圓點貼紙開始試試看。
甜點控:嗯嗯,所以我參加的團體的老師及成員的接納都會讓我覺得團體的藝術創作不在於技術,而是在於當中每一個感動的故事!
小鳥胃:如果找到了一種媒材,說不定這就成為了自己獨有的抒壓法門喔!
註1:粉蠟筆,又叫做「油性粉彩」,質地較軟,筆觸可輕、可重,可以疊色、混色。粉蠟筆的特性尤其適合孩子與長輩,使用時不需要多加施力,也可以選擇較粗的筆身更容易抓握。
註2:粉彩紙,顧名思義主要用在粉彩筆的繪畫,紙張上有淺淺的壓痕利於粉彩附著,雖然主要用來畫粉彩,但可以配合自己想要的效果跟不同媒材進行創作。
0 意見:
張貼留言